抽象雕塑的形成与发展史
抽象雕塑作为20世纪蓬勃发展的一种艺术现象,兴盛于当今世界。其主要原因是迎合了现代人的某种心理,满足了人的多种愿望,也符合时代节奏的发展。抽象作为一种雕塑的艺术手法,从古至今的任何艺术的创作过程都或多或步地运用过,但真正具有独立特征的抽象雕塑却产生20世纪上半叶,它是雕塑艺术发展的一个极端,抽象雕塑的产生,有其相应的基础和过程,从某种角度说,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这可以从两个方面来理解,其一是社会背景,时代发展20世纪初年,由于连年的战争,“人们对势在必行的发展缺乏信心,一种精神的惶恐感,影响了各地的艺术家,对自然界作完美的反映也不再适合知识大众的感情。”其二是艺术背景,古希腊、古罗马以及文艺复兴时期的众多大师们已经创造了无可挑剔的具象雕塑成就,从人的价值来说,后来之人总得创造,试图超越就得独辟蹊径,,反具象之道而行之不啻是另一个渠道。
加之保守而固步自封的学院主义雕塑作为一种戒律规范,统治着欧洲近二、三百年,早已形成一种毫无生气的僵化模式,突破与超越的氛围已经形成,一大批雕塑家在雕塑的形式语言方面展开探索和实践,雕塑的加工方式、材料语言、构成方式等单独纯化研究自然也就提上了议事日程,强调创作主体的个性化行为,使雕塑艺术渐次脱离开现实的束缚,走向了一个纯粹精神的提炼,这个过程的结晶便是形成与具体物象截然对立的再造物象,在艺术的功利不再仅仅作为纪念和沉重的道德宣扬,而而更多的只是艺术家个人精神的宣泄之后
俄国有位雕塑家是抽象雕塑发展的一个重要人物,他在1915年进行了一系列试验,倡导了
雕塑的发展变革,“用原材料和现成物品构成艺术作品,并将它安置在真实的环境空问中,严格摈除任何再现的企图。材料有着各自的造型品格,用木头、铁、玻璃等表面质感来组织一幅艺术晶,”以此产生了一系列新的雕塑艺术革命。或追求几何形体的提炼与概括,或突破木、石、金属等传统材料,直接强凋各种现成品材料的材质感觉,在造型方法上更是突破雕、塑、刻等世代沿袭的惯常手段而大量地采纳集合、构成的手段,以此在抽象手段的运用方面取得显著的进展。
日期:
2012-4-11 【本篇文章阅读
3426次】 【
关闭窗口】